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汽车频道 >

违章就是这么被拍的

未知 2015-03-19 14:37

当你拿着驾驶证销分的时候,每次对会感觉自己是天底下最冤枉的,“什么时候闯的灯?”,“什么时候压的线?”然后脑海里一遍一遍回想那时候的情景……再也不用那么“烧脑”了,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起码要了解你违章是怎么被拍的吧?让汽车大师告诉你。你在用车养车修车上有问题,记得微信我们汽车大师。

固定型采集技术

1、环形感应线圈监测器:路面最为常见的检查设备之一,当车辆通过路面的线圈时即可产生感应电流。技术上非常成熟,一般铺设城市的主干道和大路上,覆盖并不全面。

这种方式工作的最大弊端是遇到恶劣天气情况就无法工作,如水浸,大雪与暴雨等,或者出现交通事故时,此种情况也无法捕获正确数据,因此导航也会出错,并且设备安装和维护不便。这种一般存在城市的主干道和大路上,覆盖并不全面。

2、路口摄像头监测器:拍摄可实时切换到事故或意外点,并且受天气的影响不大。这种一般存在城市的主干道和大路上,现在逐步铺设到大小路。

最大弊端是数据计算量大,可能有延迟,并且空间覆盖面比较小;数据同样在政府交管部门手里,需要购买。主要为辅助测量交通流量。这种方式可记录交通流量、车辆速度、车辆分类等数据。

3、超声波(雷达)监测器:与环形感应线圈监测类似。通过定点发射波频信号,监测道路车辆工作情况,主要可对交通流量、占有量、车辆存在情况进行监测,受天气时间影响并不大,可全天候工作,通常铺设在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上。

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是出现事故意外时,容易误判,安装维护不便。同时数据也在政府交管部门手中。

4、电子标签采集技术和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采用牌照或电子线圈感应技术,采集的数据有很强的连续性;可全天候工作。电子标签需要有足够装车量才能有精确的数据。牌照自动识别检测精度易受天气和光源影响。这两种方式只是辅助方式,常见于高速公路口出入口。

移动采集技术

移动采集技术:安装了特定设备的行驶车辆(Floating Car)接收卫星信号或检测道路上的固定标识物来采集交通参数数据的方法。

分类主要有基于GPS的采集技术、基于电子标签的采集技术和基于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的采集技术。

1、基于GPS浮动车技术:现在出租车、城市公交、长途汽车、物流车、警车等等工作车辆都装有GPS,通过网络把这些车辆的具体位置、车头方向、车速等信息传递到数据中心,通过对比分析即可计算出路口数据。

当某个区域内的车辆足够多时,这种方法数据非常精确。现在GPS装车率很高,非常容易得到数据,数据上也不存在垄断的现象。高德、百度等地图软件都采用这种方式为主。

唯一缺点的是,路况一直在变,数据传输并不能及时传输,有3-5分钟延迟,并且该地区GPS装车量不够数据不准确。

2、基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采集移动网络中的手机信号数据,经过滤后提供给交通信息中心。交通信息中心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种方式分析数据庞大,需要对数据筛选,数据及时并精确率较高,覆盖区域范围广泛。

友情提示: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会把上述的监测手段全部用上,但是,小型城市和高速公路上只是利用了环形感应线圈和摄像头,移动通信网络为辅助。

人工协管员“监测”:另外要做到更加精确的实时路况播报,需要人工参与。通过路口的警察等通告具体的交通信息,并且通过电台广播和互联网发布。这种方式时效性稍低,但最为精准。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