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房产频道 >

靠工资永远买不起房的6大原因

未知 2015-04-12 17:42
2015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0523元,环比小幅下跌0.15%。这是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第10次下跌,但跌幅已有明显收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楼市利好政策的接踵而至,楼市正走出持续已久的低迷,重点城市推盘量和成交量步入上涨之势,似乎迎来了“小阳春”。业内人士预期,4月份楼市有望迎来一轮反转潮,成交量继续放大,部分区域房价也会有所反弹,但楼市根本性复苏还有很长一段路。一些房企似乎也意识到政策趋向放松的态势,抢抓时机优惠促销去库存。
 
虽然现在的房价失去了暴涨的机会,但是依然高高在上,对于普通百姓仍然是可望不可即。
 
几年前,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贺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副部级官员,靠工资自己也买不起房子。简单的一句话却意味深远:房价之高还让不让人活了?买不起是不是就别买了?工资买不起是不是想点别的办法?犯个罪啥的?不过贺部长强调“靠工资”这一说法也说出了问题的根本,虽然他说靠工资也买不起,但不代表他没买。
 
也就是说如果刚挣了点工资哪怕是高工资就想着买房未免有点自不量力,那就擎等着当房奴吧!想买房不能靠工资,靠工资买不起房。部长尚且如此,何况我等普通百姓乎?
 
而且副部长的意思也显然不仅仅是说我们工资低,而重点在高房价上。他认为全国房价平均回跌20%至30%才合理。以一个副部级官员的收入,面对现在的房价都望房兴叹,让一般的老百姓怎么办?在房价问题上,我们希望的是不仅有代表委员为老百姓奔走呼喊,更期待政府有切切实实的举措让房价降下来。
 
如果人们都买不起房,却还没有达到不买房的境界,那将有何等的后果?我真不敢想,长期下去,会是何等景象。“副部长买不起房”揭示了购房者之痛、民生之痛。
 
多年来,工资收入的确在增长,但面对高房价犹如小巫见大巫。究竟是什么原因掩盖了老百姓晦涩的脸呢?为什么高房价仍然还是大众话题呢?究其原因,大致可能是由于下面几点。
 
一、房价基数大。房产本身就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具有价值高大性的特色。因此即使对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房价仍然是高高在上。即使收入增长超过百倍,但是由于工资基数低,房价基数大,普通百姓仍然买不起房。
 
二、缺少适合普通老百姓的房子。我们不能说中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房子少,但是由于中国人多,特别是非富人多,而更多的开发商喜欢开发高档楼盘,因为高档楼盘的利润要远高于低档楼盘,大约要高30%~50%,再加上北京这样大城市的房子一点都不愁卖,有钱人那么多,开发商大多数地都将目标客户群锁定为高收入群体。导致普通大众买不起房子。
 
三、贫富差距导致富人垄断。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不少居民特别是不少中低收入者不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收入增长,降低了他们抵御房价上涨的能力。我国收入分配的特点是,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们手里有很多钱,他们要买好房子,买大房子,买贵房子。开发商当然瞄准这些人的需求。最富有的20%的人,差不多占有全部收入的一半。而越富有的人,可以用来买房的钱占其全部收入的比例就越高。因此从房屋的购买力来看,20%的富人,恐怕占据了还不止半壁江山。这也是王石说的话。有了富人源源不断的购买力,房价只能会离普通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四、各地房价上涨不均衡。房价和居民收入一样分布不平衡,导致一些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居民购房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大,有的低些,但是即使上涨幅度再大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也不乏购房者,因为这里富人多,穷富差距也大。所以全国的房价统计一平均导致全国居民收入水平也甘拜下风。
 
五、居民的收入不只是买房消费。虽然买房消费占据居民收入大部分,但是人们不可能除了买房什么都不买,因此,多年收入即使加上理财所得也还要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开支,本来就不宽裕的收入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也只能灰溜溜的退而求其次了。
 
六、医疗和教育占居民支出除房产最大。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财政投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10%,大量收入靠医院自己创收。过去10年,中国高等教育全部投入增长约8倍多,但来自政府的部分只增长了3.5倍,而来自学费的部分增长了18倍。这就是为什么工资涨了那么多倍仍然缺钱花的原因,也正是买不起房的又一个隐性原因、外在因素。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