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文化视角 >

明朝灭亡时的囧事

未知 2015-06-16 16:19
 看历史 2015-06-14 10:26
文/张嵚
 
明朝灭亡时的囧事
 
崇祯死催就坏事
 
明朝最后一次可以免于灭亡的机会,发生在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年)夏天,由陕西总督孙传庭指挥的河南之战。
 
这场战争前,已经兵穷财尽的明朝,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稳守潼关,但猴急的崇祯不顾现实,死催孙传庭进兵河南决战。结果孙传庭虽然初战得胜,但明王朝却已无钱粮支援前线,孙传庭只得率部撤回陕西筹粮,留当地河南总兵陈永福断后。但没想到河南明军听后大怒,纷纷大骂说“你们陕西人跑了,留俺们河南人垫背啊”。结果明军立刻哗变,被李自成反戈一击,不但河南没保住,连生命线一般的潼关都丢了。大势已去的孙传庭,单枪匹马勇闯敌阵,最终壮烈牺牲。他的妻子闻讯后,带着两个女儿和小妾,在家乡投井自杀。然而对这位为大明浴血奋战到最后的忠臣,崇祯居然怀疑他投敌,一直到崇祯煤山上吊了,都没给他追赠谥号。
 
叛变专业户
 
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建立大顺王朝后,随即发动了灭亡明王朝的战争,一路之上,大多数明军望风而逃,极少有人做有效抵抗。主动卖身投靠的更多。比如宣府总兵王承胤,他在李自成打来之前,不但送上了降表,还把堡垒上所有大炮的引信都拆了。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宣府巡抚朱之冯誓死抵抗时,这才发现大炮都打不响,朱巡抚又提刀想杀出去,又被王承胤死死抱住。最后大势已去的朱巡抚哭了一场,只得上吊殉难。
 
而主动卖身投靠的王承胤,之前已经有不少前科了,比如崇祯二年(1639年)明朝抗击皇太极攻打北京的广渠门之战里,就是他在作战中带头溃散,差点害得北京沦陷。是早就有名的“长腿将军”。
 
大明最佳影帝
 
李自成进逼北京的时候,崇祯发动了他最后一次出征。以大学士李建泰督师,赐尚方宝剑,统帅兵马在保定迎击李自成。出征之前,李大学士满脸含泪,忙不迭叩头,声称此去不成功便成仁,灭不了李自成绝不回来。几天后李大学士到了保定,立刻向李自成投降,把崇祯的最后一点家底,原封不动全送给了李自成。这位李建泰在李自成事败后又投降清朝,一度还受命参编《明史》,但不久后就被清王朝以“谋反罪”灭族,他个人的事迹,则被编入了《明史》中的《逆臣传》。
 
迁都成闹剧
 
北京沦陷之前,崇祯其实还有另一个挽救局面的机会——迁都南京。但按照《崇祯实录》的说法,这个抉择之所以没能实现,主要因为崇祯的嫂子——天启帝朱由校的皇后张氏反对,她的理由是,自己丈夫的坟墓在昌平,怎么能扔下?
 
退而求其次,又有人提出来,可以把太子和两个弟弟先送到南京去。这个决议差点实现,按照《国榷》的说法,当时太子连行李都收拾好了,就等着随时南下。可关键时刻,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劝阻说:皇上要重演唐肃宗灵武即位的故事吗?即警告崇祯,小心你儿子跑到南京后另立山头,这样你的皇位就坐不成了。生性猜忌的崇祯立刻改了主意,明朝也就错过了最后的机会。这位光时亨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主动卖身投靠做叛徒,后来又投奔了南明弘光政权,遭弘光政权权臣马士英弹劾论罪,最终被斩首。他的罪名是“力阻南迁,致使先帝殒命社稷”。
 
这个宦官真找抽
 
崇祯皇帝在位时杀掉的最后一个人,是一个叫张殷的太监。北京城破前的三月十六日,这位张公公兴高采烈地找崇祯,说自己有破敌妙策。心头燃起希望的崇祯忙问是什么,张公公一本正经地说:等李自成打进来,您就赶快投降,肯定一点事都没有。气得崇祯当场把他杀了。
 
自杀宫女最多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子时,在崇祯煤山上吊,李自成攻破北京后。依然有许多忠心耿耿的大臣,选择了用殉难的方式尽忠大明。内阁大学士范景文,留下遗言“不能灭贼雪耻,空有余恨”后,慨然投井自杀。这位范大学士,曾经因得罪崇祯一度遭到罢官。直到崇祯十五年才复职。和他一样用各种方式殉难的王公大臣们,文臣武将加起来,总数大约30多个。而殉难“比率”最高的,却是明王朝皇宫里的宫女们,城破之夜,选择自杀殉难的宫女,先后多达数百人。直叫诸多降将降臣羞愧万分。
 
叛徒不靠谱
 
李自成在攻陷北京后,一个公认的暴行,就是对明朝军民手段酷烈的“追赃”。而第一个死于李自成“追赃”的人,就是李自成攻下北京时,第一个卖身投靠的明朝伯爵——襄城伯李国侦。按照《国榷》的记录,李自成从一开始就不待见这个叛徒,他最早在京城门口投靠时,李自成就指着他的鼻子骂:“你是崇祯最信任的大臣,这个时候你应该为国尽忠,现在你却站在这里,还有比你脸皮厚的吗?”接着就把他绑了起来。而后由李自成的“制将军”刘宗敏出面,整整一夜严刑拷打,将他折磨致死。其家产全部被李自成充公。
 
天真烂漫史可法
 
清王朝占领北京的第一年,他们主要的打击对象是败退到关中平原的李自成。而对于建都南京,坐拥整个南中国的南明弘光政权,起初则采取遣使通好的政策。并借机招抚明朝官员。尤其是清朝在北京,以隆重的仪式为崇祯举行葬礼,并且下令官民为崇祯守孝。手段种种,令此时隔江而对的南明政权也上了当。
 
当时南明弘光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就曾在给多尔衮的信里屡次苦劝多尔衮和南明联手共同剿灭李自成,即使是清王朝已经开始步步向南方扩张的时候,史可法依然在给弘光帝的奏折里,信心满满地要求派兵北上——灭掉李自成余部。对于已然志在夺取天下的清王朝,南明弘光政权欠缺应有的警觉。
 
弘光帝昏不昏
 
南明弘光帝朱由菘,也是个在历史上招骂比较多的昏君。在《明季北略》等史料中,都曾记录他荒淫好色,在南明大选秀女,甚至炼制春药,贪玩享乐,不务正业。然而在南明弘光朝官员李清的笔记《南渡录》中,却也有不一样的记载。
 
李清笔下的朱由菘,生活上很宅男,经常一个人在深宫里慨叹,说天下没有可以起用的人才。甚至因为忧愁国事,很少宠幸美色。而且李清还认为,朱由菘的性格非常宽厚,他即位后,马士英等阁臣曾对他挑拨离间,说起当时东林党欲拥立路王的旧账,朱由菘反而不以为然的说:路王是我的叔叔,当时大臣想拥立他,从法统上也是正常的。
 
在李清的眼里,朱由菘其实是一个虽然能力有限,但却一心治国、私德尚好的仁君。尽管对于朱由菘的真实形象,今天依然争论颇多,但无可争论的是,朱由菘短暂在位的时期,也做了一件先前历代明朝皇帝都不敢做的事:为“靖难之役”中死守济南,并最终遭朱棣虐杀的忠臣铁弦平反。并给他赠谥号为“襄忠”。朱由菘的诏书里,还表示他日光复山河后,要在铁弦曾经战斗过的山东济南大明湖,为他修缮祠堂,以表彰他的功勋。155年后,他这个愿望实现了,不过修祠堂的不是他,而是乾隆。
 
到底谁打谁
 
清军南下,是南明弘光二年(1645年)五月的事,但在清军开打前,南明就已经打得一锅粥。东林党人不堪大权旁落,竟借“北来太子案”,联合另一军头左良玉发动叛乱,提出口号“清君侧”。而此时南明军中最忠诚于政府的军队——黄得功部,则被用于平定左良玉叛乱中。清军在攻打史可法把守的扬州时,左良玉也在玩命攻打南明的大本营南京。中国历史上,恐怕再也找不到这样奇怪的战争:当外敌已经打上门来时,本应用来抵抗外敌的军队,正在打着保卫国家的名义,攻打自己国家的首都。
 
坚持到底的奸臣
 
南明权臣马士英之所以被看做是奸臣,也因为他一句名言。当左良玉打来时,朱由菘说:左良玉并不是真想反叛,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对付南下清军。但马士英立刻勃然变色说:清军来了,我们还可以议和,左良玉要是来了,我们就没命了。但在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后,马士英护送太后撤离,先后投奔鲁王和隆武两个政权,却都不被待见。按照《清实录》记载,他最后被湖广总督张存仁抓获,验明正身后杀头。
 
对比他的政敌钱谦益等人,在清军南下时纷纷投诚,马士英却坚持战斗,宁死未降。清军统帅多铎,在抓获南明忠臣黄端伯时,曾问他“你认为马士英是什么样人?”黄端伯不假思索答:忠臣!多铎说:不是好多人说他奸臣吗?黄端嘲笑说:“那些说他奸臣的人,不都向你投降了吗?”
 
清流领袖软骨头
 
清军占领南京的确切时间,是南明弘光二年(1645年)五月十七日,整个过程兵不血刃,进南京城时,带头迎接的正是东林党魁首——清流领袖钱谦益。本来清军破城前,他以江南士林“魁首”的身份,大张旗鼓地说要投湖殉节,引得一群名士纷纷围观,众目睽睽之下,他弯腰一试水,却嚷嚷了一句“水太凉”,说什么也不跳了,然后献城投降,主动剃发。看得江南诸名士大跌眼镜,连几百年后的乾隆皇帝,都把他定论成“贰臣”。
 
真爱谁可托付
 
明朝灭亡之前,赫赫有名的江南“秦淮八艳”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与豪门有关的罗曼史,最让当时女子羡慕的,不是与钱谦益喜结连理的柳如是,而是和柳如是齐名的另一位江南名妓寇白门。
 
寇白门在崇祯十二年(1642年)嫁人,她的老公是靖难功臣朱能后人——保国公朱国弼。她的婚礼,也是诸位佳人中最气派的:是年秋夜的婚礼上,朱国弼调派5000士兵,沿秦淮河肃立到朱家府宅,场面极为气派,几乎全南京人都来围观。
 
然而好景不长,深爱寇白门典雅单纯的朱国弼,很快就开始频繁出入青楼妓院,把新婚的寇白门扔在家里。直到清军南下时,毫无气节的朱国弼卖身投靠,却连叛徒都没做成,反而被清军扣押,张口要10000两白银的赎身费。这时候的朱国弼,家产早被挥霍劫掠殆尽,哪里有钱买自由?无奈之下,他想到了最下作的办法——卖老婆。即把寇白门卖了还债。
 
得知消息的寇白门二话不说,自己找小姐妹帮忙,为朱国弼凑齐了这笔钱,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恢复自由的朱国弼,还曾想和寇白门重续前缘,结果寇白门正色说:“我是你花钱从妓院里赎出来的,现在我又把你赎出来,咱俩两清了。”重回单身生活的寇白门,一度自号女侠,在家中修筑亭园,与诸多少年名士往来交游,每次纵酒欢歌到极乐后,却总是放声痛哭。她也曾嫁给扬州一位孝廉,也因感情不合再次分别。人生暮年的时候,更因愤怒她的相好韩生背着她与自己的侍女调情,最后气病交加,溘然长逝。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