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文化视角 >

孔祥熙给阎锡山当过翻译

未知 2016-03-14 09:24
孔祥熙给阎锡山当过翻译
 
  张猛 2016-03-12 17:22
孔祥熙给阎锡山当过翻译 1950年,阎锡山在台湾。
1919年9月3日,华北地区运动会在晋省太原隆重举行。运动员、教练员迈着矫健的步伐,合着音乐的节奏,依次行进在跑道上,接受着看台上观众们的检阅。会场主席台中央,坐着山西省督军阎锡山,其左右两边,坐着几位来自美、英、瑞典等国的公使,阎的身后,有一位胖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的人正为他们做着翻译,一会说的是英语,一会儿又讲的是带着浓烈山西方言的汉语,聊得十分起劲。这位始终不离阎锡山左右、文质彬彬的翻译,正是后来成为民国政要的孔祥熙。
民国初年的山西,在全国已享有“模范省”的美誉,故此,一些涉外活动多安排在这里进行。借机前来晋省参观的中外宾客不在少数,日常接待外宾的翻译工作,使督军阎锡山煞费脑筋,若遇日本朋友,阎还能应酬一下,因他早年曾留学日本,能讲几句日语。但若遇英、美等国贵宾,在介绍山西、宣传山西上,语言翻译即成为棘手问题。洋务运动时山西到英、美留学者甚少,能为阎担当起翻译重任者在晋省更是凤毛麟角。这年,当华北地区运动会要在山西举行的消息确定时,阎深感问题之严重和紧迫,力寻翻译人才。其实,在阎锡山的心中早有一位留美人士为其理想的人选,但能否请得动、请得来?阎心中却没有十分的把握。这位人物就是山西太谷县的孔祥熙。
孔祥熙在美国耶鲁大学留学,经过6年寒窗苦读,获得了双博士学位。1907年,孔祥熙回到山西,在家乡太谷县创办了“铭贤学堂”,自任铭贤校长。
为给自己的事业招贤纳士,阎锡山于1915年年底曾两次亲赴太谷孔的老宅,当面诚邀孔以三晋父老的体面为重,到省府勉强充任参议职位。何以说勉强?其实,孔祥熙的参议职位主要是为阎在招待外国贵宾时尽翻译之责。阎锡山深知孔担任此翻译工作最为理想,但又恐孔祥熙嫌“翻译”不是什么官职而不肯就任。于是乎就想了一个“省参议”的名堂给孔。
让阎锡山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来到孔祥熙老宅、言明来意时,孔祥熙却特别痛快,一口答应,表明愿借自己留学时所掌握的英语知识为宣传山西模范省而尽力,对出任“参议”一职义不容辞。孔祥熙的爽快之举,使阎锡山深感欣慰,而孔的学识和人品也很受阎锡山的赏识、器重。虽说这差事是一项义务职位,但意气风发的孔祥熙乐于服务家乡事业,也愿为桑梓尽一份力量,便应督军兼省长阎锡山之聘,担任了省长公署的参议,来到了阎的门下。从此,阎锡山的一些外事活动也就常常带着孔,而孔并不以为这是苦差。
华北地区运动会开幕的头两天,为招待好英、美、瑞典等各国使节,阎锡山让孔祥熙提前到达北京,集结各国使团,进行热情周到的服务和游说;之后,孔又亲到正太铁路线上的石家庄迎接外国朋友,让外宾倍感兴奋和亲切。一路上,孔陪同外宾说说笑笑直抵太原。宾朋下榻正太饭店之后,又由孔安排,首先到山西省府拜见了督军阎锡山,同时,还领他们到省府的各个部门和学校参观。
六七天的华北地区运动会,孔祥熙始终陪着外国使节忙前忙后,不论是在运动场内,还是在运动场外,均能听到孔祥熙在喋喋不休地向国外的朋友宣传、称颂阎锡山的“省政措施、施政方略及山西教育制度等等是何等的如花似锦”。
1920年,美国公使克蓝先生和他的参赞、武官等人来晋省观光访问,日期敲定的前一天,阎再次想到了作翻译“轻车熟路”的孔祥熙,一个口信,孔马上到位,陪同美国客人遨游三晋,将阎锡山心中所想却又不能直接用汉语表达的思想,一 一向克蓝先生作了翻译,使阎锡山很是满意。
5年后,孔祥熙离开山西到达广州,充任民国政府的财政部长等要职。从此,便再也没有为阎锡山作“翻译”了。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