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文化视角 >

15岁女地下党被阎锡山军队关40天

未知 2016-03-17 16:11

15岁女地下党被阎锡山军队关40天

辽沈晚报 2016-03-17 06:18

1935年,15岁的山西女师初三学生张彩加入了地下党,宣传反蒋抗日、组织太原的学生和工人欢迎红军进城。

在上级“宋先生”的带领下,她和同学进入军阀部队任文化课教员,利用这个机会教士兵唱革命歌曲,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她曾因“共产嫌疑”被关押调查40天,出狱后几经辗转找到了部队,后来她又到延安中央党校六部学习。从延安被派往东北后,张彩老人至今没有回过老家山西。

3月15日下午,记者在医院病房里见到了96岁的张彩老人。午睡醒来的张彩老人精神矍铄,坐在轮椅上由儿媳推行,抬手热情地打招呼。

因为年事已高,张彩老人的耳朵有点背。见老人听记者说话有些吃力,儿媳拿来助听器塞进了老人的右耳,“快到沙发坐下,坐下说”。

宣传抗日被捕 监狱里唱歌互相鼓舞

那时男监和女监之间隔着一道铁门,常听到男监传出刑讯逼供的惨叫,“我们在女监听见了,就一起喊口号唱革命歌曲抗议,也是互相鼓舞”。

回忆起早年参加革命的经历,老人思维敏捷,口齿清晰:“1935年我15岁,那时在山西女师读初三,我加入了地下党,当时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搞镇压,山西的地下党组织遭到第六次破坏……”

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时的任务:“当时的口号是反蒋抗日,我的工作是配合红军北上,搞宣传,组织太原的学生、工人欢迎红军。后来因为军阀阎锡山的阻挠,红军没有进太原,而是到了山西西部的几个县。”

在老人的记忆中,那时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被镇压,自己也被阎锡山的军队抓进了监狱,“说我有共产嫌疑,当时我一来年纪小,二来身份是学生,他们没把我怎么样,但仍然关了40天,最后没有证据,只好把我放了”。

革命生涯唯一一段被捕的经历,其实并没有老人所说的这般轻描淡写。张彩老人当时能够出狱,是家人和当地的商户一起出面担保。

她说,那时男监和女监之间隔着一道铁门,常听到男监传出刑讯逼供的惨叫,“我们在女监听见了,就一起喊口号唱革命歌曲抗议,也是互相鼓舞”。

在军阀部队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

“想出城去找八路军办事处,但半路被宋先生追上给拦了回来。宋先生为了能让我们安心,终于告诉我们在张荫梧队伍里的任务——为共产党抗日争取友军,抗日不只是上前线杀鬼子! ”

“我获得自由时,山西的地下党处于半公开状态。”她说,当时华北地区抗日救亡组织发展迅速,北京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也来到太原活动。

在地下党里,张彩的上级是“宋先生”。1937年10月,她向上级提出要参加八路军,但宋先生没有同意,“他让我跟其他人员打入山西反共头子张荫梧的部队,那时时局混乱,山西遍地司令,多如牛毛,各立山头”。

在张荫梧的队伍里有个“干部养成所”,组织年轻军官进行培训。张彩担任了文化课教员,不仅讲授文化课,还教唱革命进步歌曲,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军阀张荫梧的部队里,多数军官思想顽固,我和一个姓赵的同学找准机会就从这支部队跑了。”张彩老人回忆,她和赵同学的想法就是找到并加入八路军,而不是待在张荫梧这样的军阀队伍里。

这样做有多危险?“如果被抓住就得杀头了!”张彩老人微微一笑,似乎80年前的惊险一幕早已看淡,“想出城去找八路军办事处,但半路被宋先生追上给拦了回来。宋先生为了能让我们安心,终于告诉我们在张荫梧队伍里的任务——为共产党抗日争取友军,抗日不只是上前线杀鬼子!”

遗憾的是,在国民党当局金钱和武器的引诱下,张荫梧还是倒向了国民党。1937年12月初,见争取已经没有了希望,张彩等十多人跟着宋先生找到时机趁乱跑了。跟他们一起跑的,还有干部养成所里一些支持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军人。

15岁女地下党被阎锡山军队关40天

病房里的一角摆满了花草,张彩时常让儿媳把她推到近前观赏。

本版图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查金辉 摄

“小长征”足足走了三个月

从中条山根据地到太行根据地,“有时候一天一宿走不了多远,路上要躲阎锡山的部队,躲国民党的部队,只能穿插着走,绕来绕去。 ”

张彩等人回到山西长治,又隐蔽到了阎锡山的部队里。1938年日军进攻长治,进攻晋东南根据地,民族革命大学变成了游击队,张彩在二连负责教战士们文化课,同时宣传共产党抗日救亡的主张。

粉碎了日军九路围攻之后,游击队编入了地方武装。张彩和一位同学一起被编到山西抗日决死队下属的三纵队游击十支队。“在十支队半年,这期间主要配合游击队打游击。”张彩老人说,1938年秋开辟中条山根据地,游击队把她调去工作。第二年,她成为根据地妇救总会的负责人,“百团大战后,为了巩固晋东南根据地,我们撤出了中条山,回到了太行根据地。”

这一次转移,张彩和战友们足足走了三个月,战士们把这段经历叫作“小长征”。从中条山根据地到太行根据地,为啥走了这么久?“有时候一天一宿走不了多远,路上要躲阎锡山的部队,躲国民党的部队,只能穿插着走,绕来绕去。”张彩老人说。在太行根据地,她在妇救总会任秘书,不久又被调往涉县妇救会。

1943年冬,反扫荡胜利后,张彩被抽调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六部学习。1945年9月,她离开延安被派往东北。当时她也许不会想到,这一去就在东北度过了70多年直到九旬高龄!“最开始在辽西,在黑山等一些地方工作过。”张彩说,之后她又在锦州、大连等地工作。1979年12月起,张彩在辽宁省物价委员会任专职委员,改设局后任副局长,1983年12月离休。

九旬高龄不忘词《五月的鲜花》唱起来

张彩加入地下党后,即被安排到军阀张荫梧的队伍里,在“干部养成所”给年轻军官讲授文化课,教唱进步歌曲,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您还记得那时的进步歌曲吗? ”记者问。老人点点头,接着不疾不徐地唱了起来,期间仅仅有一处略微忘词,随后又接着唱了下去: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这首歌叫《五月的鲜花》。 ”老人的儿媳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老人还和省内的几位女红军战士一起登台演唱。

在采访中,记者放在倾斜本子上的笔朝茶几边缘滚了过去,坐在桌边的张彩老人一下子伸手把笔抓在了手里,轻轻放在茶几上,反应之快让在场的人惊讶。

张彩的儿媳说,老人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读书看报,每天会戴着老花镜认真读报。平时家里做啥老人就吃啥,在饮食上没有特别的偏好。早上七八点钟起床,晚上8点后休息,中午小睡,一天两顿饭,生活很有规律。

张彩老人简历

1920年11月 生于山西临猗1935年起 加入地下党

在山西活动1943年 被抽调到延安学习1945年 被派往东北,先后在锦州、大连、沈阳等地工作1950年 先后任锦州市卫生局局长、辽西省农林厅农政股股长、辽西省劳动局秘书科长1951年 任辽西省财经委综合处长、省纪委基建处长1954年 任辽宁省人民政府财粮贸(三)办公室贸合组长1955年 在中共大连市委

宣传部临时工作1957年6月 任辽宁省物价局

副局长1961年9月 任辽宁省副食品局副局长、省糖业烟酒公司经理1966年6月至1978年 辽宁省“五七干校”三大队十一连学员1978年 任辽宁省百货纺织公司

副经理、党总支成员1979年12月 任辽宁省物价委员会专职委员,改设局后任副局长1983年12月 离休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毅

15岁女地下党被阎锡山军队关40天

然年事已高,但张彩老人还保留着读书看报的习惯。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