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文化视角 >

一个家族撑起了中国书法界的半壁江山!

未知 2018-02-02 14:33

来源:书画界艺术


王羲之是个大书法家,

这是我们没有异议的,

毕竟《兰亭序》

可是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

熟悉一点的朋友

可能也知道王羲之的儿子,

王献之在历史上也是个很厉害的书法家。

但更厉害的是,

王羲之的整个家族

其实都是很厉害的书法家。

可以说,

王氏家族撑起了中国书法史的半边天。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

王氏家族的各位书法大家。

首先说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平安帖》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

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王导从小有远见,才智出众,度量宏大。

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他相貌不凡,惊奇地对他的堂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真是将相之才!”王导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王导《省示帖》

王羲之夫人郗璇

字子房,太尉郗鉴家中的掌上明珠。这位奇女子书法卓然独秀,空灵飘逸,被称为“女中笔仙”。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是东床佳婿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王羲之夫人郗璇墓识

王羲之的堂兄弟--王恰、王荟

王羲之伯父王导的其中两个儿子王恰、王荟,皆精书法。

王洽书兼众法,尤善行草。他曾与王羲之一起研究书体,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为时人所仿效、赞赏。这是他在书法艺术革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贡献。与他的从兄王羲之一起,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纪元。

王洽作品

王荟擅长草书,在庾肩吾《书品》中与谢灵运、萧思话等并被评为下之上,称“并擅毫翰,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今有《疖肿帖》及《翁尊体帖》摹本传世。

王荟 《疖肿帖》及《翁尊体帖》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还有王羲之七个优秀的儿子

长子--王玄之

王玄之是王羲之的长子,字伯远,工草书和隶书。

永和九年,暮春之晨,会嵇之阴,王羲之写下惊世名作《兰亭序》,这次雅集他除了邀请朋友,特地带上他的子女,王玄之也在内,作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并有帖传世。

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字叔平。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书和隶书。

王凝之曾在《兰亭集》里留下:“荘浪濠津。巢步颍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细缊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的句子。其妻为谢道韫,著名才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是出自她之口。

东晋王凝之 《八月帖》局部

王凝之的此帖笔法以清劲为主,开篇时稳健时迟缓,中后篇用笔速度较快,笔画也变得活跃跳荡。

三子--王涣之

三子王涣之,自幼向学习父亲书法,达到了形似的程度,善行草书。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王涣之参加了传誉千古的兰亭聚会,留有兰亭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四子--王肃之

四子王肃之,字幼恭,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

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聚会,并有诗流传于后,其在兰亭集会上所作兰亭诗:“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只是不见其法帖传世。

五子--王徽之

王徽之(公元338年-公元386年),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是兄弟中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

喜欢赏竹,生性高傲,放诞不羁,对公务并不热忱,时常东游西逛,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

其书法有“徽之得其(王徽之)势”的评价,后世传帖《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

王徽之《新月帖》

六子--王操之

六子王操之,字子重。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及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当朝司空贺循。

七子--王献之

 

王献之《中秋帖》局部

七子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王献之《廿九日帖》

侄子--王珣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小字法护,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王恰之子,王羲之的亲侄子。

王珣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王珣《伯远帖》

重外孙--谢灵运

谢灵运为王羲之独女王孟姜的外孙,即王羲之的重外孙。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四世孙--王僧虔

王僧虔(426年-485年),琅琊临沂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王羲之四世孙,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书。书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骨力。

王僧虔二十岁时,很擅长隶书,宋文帝见到了他书写的素扇赞叹说:“不仅仅是笔迹超过子敬(王献之),而且典雅的风度也在他以上。”

他的儿子王志、王慈亦善书法。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王志(460-513)字次道,今有《一日无申帖》又称《喉痛帖》,见于《唐摹万岁通天帖》,辽宁省博物院藏。

 

王志《喉痛帖》

 

王慈(四五一至四九一)字伯宝,亦善隶,行书。其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

王慈《栢酒帖》

七世孙--智永

智永和尚,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他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专供练字,智永发誓“书不成,不下此楼”。

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练字长达20年,毛笔用了一支又一支,他常把用坏了的毛笔扔进大瓮,天长日久,就积了好几瓮。智永后来把这些毛笔集中埋在一个地方,自撰铭词以葬之,时称“退笔冢”。

 

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创“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并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几可视为教科书,其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传)

真是不得不感叹基因的强大啊!

王氏家族撑起了中国书法的半边天,

竖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