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文化视角 >

鲁迅笔下写中秋

未知 2018-09-19 08:38
鲁迅笔下写中秋
  中秋与端午、清明、春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在我国由来已久。鲁迅先生笔下,无论小说杂文,还是日记散章,都不乏大量关于中秋的记述和描写,读来身临其境,别有一番雅趣和韵味。
  小说《孔乙己》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中秋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当孔乙己好久没有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时,店小二回忆道:“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第二次通过店小二之口说:“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第三次又通过店小二的回忆写道:“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之际,本该是亲人团聚、共享欢乐的美好时刻。但可怜的孔乙己,却只因欠账名单中有一席之地,才能让酒店老板偶尔想起,并不冷不热地念叨一两句。到最后,甚至就连这小小的特殊待遇也不再有。
  杂文《中秋二愿》里,开篇便由节令之变化,切入主题:“前几天真是‘悲喜交集’。刚过了国历的九一八,就是‘夏历’的‘中秋赏月’,还有‘海宁观潮’。”
  1912年中秋,刚到北京的鲁迅在日记中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浓浓的思绪、浓浓的乡愁,读来感同身受。1926年,独居厦门的先生,也在日记中写道:“旧历中秋也,有月。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1930年中秋,与家人团聚的鲁迅,举家待客,其乐融融:“是日为旧历中秋,煮一鸭及火腿,治面邀平甫、雪峰及其夫人于夜间同食。”
  其中,最值一提的是1936年9月30日,鲁迅人生当中最后一个中秋节。当时,尽管病情恶化已经相当严重。可日记显示,先生这天依旧是忙碌不停:“上午校《海上述林》下卷毕。午后寄章雪村信并校正稿。复曹白信并还稿。下午谷非及其夫人来。须藤先生来诊。晚蕴如携三孩子来。夜三弟来。中秋。似发微热。”就在节后19天,即1936年9月30日,先生于高热之中不幸猝然离世。正如萧红所写:“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直至人生最后,毅然紧握手中之笔。
逯富红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