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晋善晋美 >

山西中药材产业迎来全新机遇

未知 2016-05-14 16:30
山西中药材产业迎来全新机遇
近年来,为加快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中药材种植的产业优势,把食品医药产业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七大非煤绿色产业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太行、太岳、恒山、晋南边山丘陵等四大药材生产基地,建成一批连片千亩的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2015年,全省中药材总面积285万亩,占全国中 药 材 种 植 面 积 的12.6%左右,实现产值27.6亿元。预计 “十三五”末,我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将达到30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编者按
   山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独特,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主产区,发展潜力巨大。遗憾的是,资源大省却不等于产业强省,我们几乎80%的中药材只能以原料药销往全国市场,资源优势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
   为改变现状,实现转型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医药业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七大非煤绿色产业之一,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山西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推进银企合作,举办全国中药材大会等,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目前,已初步在全省范围内建起四大药材生产基地,一批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和振东制药集团、亚宝药业等多家是上市企业。去年,全省中药材总 面 积 285万 亩 , 实 现 产 值27.6亿元。今年,全省还将拿出1.6亿元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我省计划投资26亿元发展中药材产业,预计 “十三五”末,山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将增加到30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销售收入有望超过100亿元。山西中药材产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5月10日,山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考察交流活动暨全国第二届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联盟成员会议(简称全国中药材联盟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发布了一批中药新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道地药材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丰富了我国中药材标准体系,为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黄璐琦等中医药业专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药协会、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专家及国内知名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大家普遍认为,山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较好,扶持政策给力,发展潜力巨大。会议期间,国内80多家重点中药企业负责人还与省内企业共商合作事宜,全国中药材联盟还重点研讨了山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为我省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
山西中医药的三个特点和六大发展举措
接下来的几天,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还将前往安泽县连翘野生抚育区、振东集团平顺公司、陵川县北京同仁堂党参种植基地、太行中药有限公司、太谷县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药企和药材种植基地参观调查,寻求合作与发展。
   据了解,此次全国中药材联盟会议是近年来在我省召开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中药材会议,也是我省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议期间,我省共征集中药材合作项目 156个参会,涉及总投资185.7亿元;其中很多项目受到国内知名药企青睐,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70个,涉及总投资105.3亿元;有33个项目在会议期间签约,涉及金额87.276亿元。
   此次会议期间,省委书记王儒林、省长李小鹏还专门会见了前来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医药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企业家。王儒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对山西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他说,山西中医药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历史底蕴深厚,名医名家辈出,在我国中医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特别是大宗道地中药材质量数量在全国都名列前茅;三是中医药企业和品种有坚实基础,历史传承悠久,具有独特优势。
   王儒林表示,中医中药是中国的国粹、国宝,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下一步一要把中医药振兴发展作为重大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动;二要突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三要下工夫深化改革,做大做强中医药龙头企业;四要加大中药材基地建设力度,把重点中药材种植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和脱贫增收结合起来,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基地,提高加工和市场开发能力,打造产业链条;五要大力培养引进中医药人才;六要加大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希望大家发挥优势,为山西中药材产业把脉支招,加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食药同源、发展功能食品等支持力度,帮助我们把中医药产业做起来,使中医药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
   张伯礼等专家感谢山西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支持,赞同我省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的思路举措,希望山西发挥资源和企业优势,确立“中医药+”发展思路,进行大统筹规划,以系统工程推进,把中药材产业与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多元投入,科技引领、协同创新,在更高起点推进中医药产业向更远发展,把山西的中药卖到全国。他将全力以赴支持山西中医药产业做强做大。
“北药”山西,资源独特,潜力巨大
山西是重要的中药材产地,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北药”之称。据统计,全省现有1456种中药材,占国内中药资源数量的8.7%,其中有30多种中药材属道地药材,占全国的15%。黄芪、连翘、黄芩、柴胡、远志、党参、苦参等都是业界闻名的晋产道地药材。可以说,大自然给了山西一座中药材宝库。
   山西制药历史悠久,经过历代积淀,留下众多经典中成药品。目前,我省有1400多个中成药批号,其中独家品种达118个。许多知名药品家喻户晓,广誉远的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大同制药的麻黄素,双人药业的婴儿素、婴儿安、小儿七珍丹,太原中药厂的小儿葫芦散,旺龙药业的猴头健胃灵等等,都是全国知名的经典国药。
   中药材种植同时也是许多农民重要的增收渠道。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有285万亩,占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2.6%。
   目前,在太行山、太岳山、恒山、晋南边山丘陵四大药材生产区域已经出现一批连片千亩以上的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全省有陵川、平顺、安泽3个“一县一业”基地县和30余个中药材生产重点县以及数百个药材专业村。党参、黄芪、苦参3个道地药材品种示范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远志、柴胡、连翘、款冬花4个品种通过省级GAP验收。
   此外,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也都是药物,我省的红枣、核桃、小米、荞麦、莜麦、胡麻等很多小杂粮也可以入药。而具有保健功能的小杂粮种类就更多了。像雁门苦荞,生物类黄酮的含量居黑苦荞之首,为黑苦荞中的极品,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优秀粮药兼用粮种,被称为“东方神草”,有“五谷之王”美誉。雁门清高苦荞健茶号称“血液清道夫”,有“中国第一荞”之誉。
资源大省却不是产业强省
自2012年我省将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七大产业振兴工程以来,我省建设了陵川等39个中药材生产重点县,建成100多个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组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000余个,目前全省有中药材加工企业126户,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4家,其中振东制药集团、亚宝药业等5家是上市企业,这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不仅如此,省委、省政府还将中药材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推进,但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到中药材产业强省还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中药深加工的饮片、冲剂和提取的药精、药素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巨大。但山西的中药企业并未因此获得好的收益。全国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有 1100余家,中药饮片工业总值1307亿元,而且连续3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而我省仅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14家,占全国中药饮片产值份额的0.3%,与中药材大省的身份实在不匹配。
   另外,山西的中药制剂在全国排位也比较靠后。全国中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875家,提取物生产企业200余家,中药制剂工业总值4096亿元。而山西省制药企业154家,仅有中药制剂提取生产线65条。2013年全省中药制剂产值28亿元,占全国中药材制剂产值份额的 0.68%。全国有 17个中药材批发市场,而山西目前还没有一家比较完备的批发市场。我省每年有80%以上的中药材以原料药运往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等国内几大中药材批发市场,只有15%左右被省内中药厂消化。
“十三五”全省中药材种植将达到300万亩
基于这样的现实,省委书记王儒林将中药材产业提升到全省七大非煤产业的高度,提出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保护名方,传承名医,引入“大师”、顶级人才,以世界视野发展中医药事业。
   省长李小鹏提出,要站在转型的高度全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明确到2020年的量化目标。“十三五”期间,我省计划投资26亿元发展中药材产业。到“十三五”末,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300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0亿元。
   为此,全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山西省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加快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全省将通过加大资金引导力度、扶持种植基地建设、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等多项举措,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同时,全省还将通过鼓励和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大道地或优势中药材品种的野生抚育及价值挖掘力度,支持中药材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药产业集团化发展,推进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构建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等多个方面,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为促进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年初,省农业厅、省政府金融办又联合召开了山西省中药材政银企融资洽谈会,各金融机构为我省中药材产业融资7.8亿元。此次召开的全国中药材联盟会议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我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些都为正在起步的山西中药材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也为全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和机遇。
本报记者 裴云锋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