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用户注册 | 登广告爆料邮箱繁体简体English
您的位置:主页 > 医疗健康 >

止咳法有这么多讲究!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未知 2015-06-12 08:56
生活中,咳嗽是常有的事,很多人一旦出现咳嗽,“止咳”二字立刻划过脑海,便尝试着用各种方法止咳。或许,历经多种尝试,咳嗽仍然不止。您可知,看似简单的止咳,其中也大有奥妙,只是很多人未必了解通透。小编今天就和您一起来学习一下止咳法,看看止咳法到底要怎么用!
 
1止咳法的临床配伍原则
 
对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证时应根据病情、病因、病机的不同,施用不同的治法,去其致咳之因以达到止咳之目的。对于虚证咳嗽可酌情使用敛肺止咳之固涩法,对于实证咳嗽或邪恋未解者不可妄用酸涩收敛法,以免碍邪滞痰之弊。临证止咳的方法主要有制止咳嗽、去其致咳之因等作用,除审因论治、审机论治外,具体表现为以下九个方面:
 
一为宣肺止咳,采用汗法、理气法,常用药物有麻黄、杏仁、桔梗等,代表方剂有麻杏甘石汤、止嗽散、麻芩止咳糖浆等。
 
二为敛肺止咳,采用固涩法,常用药物有乌梅、罂粟壳、诃子、五味子等,代表方剂有九仙散、五味子汤、人参五味子汤、补肺汤等。
 
三为解痉止咳,采用息风法,常用药物有钩藤、地龙、全蝎、僵蚕等,代表方剂有小儿化痰丸、息风缓哮雾化吸入液、半夏白术天麻汤、升降散等。
 
四为舒肝止咳,采用理气法,常用药物有郁金、柴胡、青皮、白芍、薄荷等,代表方剂有牛黄散、止咳灵等。
 
五为通络止咳,采用活血法,常用药物有地龙、赤芍、莪术、川芎等,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等。
 
六为泻肝止咳,采用清法,常用药物有青黛、龙胆草、酒军、栀子等,代表方剂有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青黛散等。
 
七为镇惊止咳,采用安神法,常用药物有龙骨、远志、茯神、朱砂等,代表方剂有桃花散、牛黄镇惊丸等。
 
八为化痰止咳,采用祛痰法,常用药物有陈皮、半夏、胆南星等,代表方剂有二陈汤、清金化痰汤等。
 
九为泻下止咳,采用下法,常用药物有大黄、芒硝、厚朴等,代表方剂有承气汤类方、千金牛黄散、牛黄散等。
 
2止咳法的临床配伍技巧与思路
 
临床选用止咳法时除对于久咳不止的虚证咳嗽可以采用敛肺止咳法外,对于邪盛、邪未尽之证尽量不用。对于剧烈咳嗽、夜间咳嗽影响正常生活或睡眠时,暂时给予对症止咳治疗的一种方法与措施之一,待病情缓解后再图固本。
 
临证除常用敛肺止咳、解痉止咳、镇惊止咳法外,亦有化痰止咳、宣肺止咳、肃肺止咳等其他的止咳方法与措施。
 
1敛肺止咳法
 
敛肺止咳法是以收敛肺气以消除咳嗽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熔敛肺、补肺、宣肺为一炉,补中有宣、宣中有敛,主要适用于内伤咳嗽,或外感咳嗽日久邪去、肺气耗散不敛之证;另外对于咳嗽剧烈、影响夜间睡眠者,亦可一时应用。
 
对于久咳不止的虚证,临床上针对虚证之本,根据虚的性质、部位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益肺之气阴、补脾、补肾等法,若属肺气虚而久咳不已者当用补益肺气之法,如益气补肺、补益肺气、培土生金等具体方法与措施;若久咳伤阴者当用养阴润肺之法,如滋阴润肺、养阴润肺、清肺养肺、滋补肝肾而润肺等具体方法与措施。如六君子汤之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补益脾肺之气,沙参麦冬汤之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养阴润肺润燥,九仙散之用人参、阿胶、川贝母,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定处方醒脾养肺散之用人参、茯苓、甘草益气补脾益肺,沙参、款冬花、青蒿、麦冬、鳖甲滋养肺阴等,他如五味子汤、人参五味子汤、补肺汤等皆此配伍思想。除此之外,当根据病情灵活配伍应用酸涩收敛之固涩法药物,以达对症止咳之作用与目的,以治其标。临证常配伍应用酸涩收敛之乌梅、五味子、诃子、罂粟壳等药物,如人参五味子汤之五味子,九仙散之乌梅、罂粟壳等,均佐用敛肺止咳之法。又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协定处方百部止咳糖浆(止咳灵)主治表邪不著、肺热不盛、久咳不止之证,系在祛痰之百部、款冬花、紫菀、瓜蒌、桔梗、陈皮,清肺之芦根,肃肺之前胡等治因治机的基础上,佐用收敛之白芍、炙罂粟壳,以达肃肺化痰、顺气止咳之功。
 
敛肺止咳药物亦有不同特点,临证时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如罂粟壳的敛肺止咳作用最强,但该品有毒、且可成瘾,故不宜久用及过量应用;五味子上能敛肺止咳、下可滋肾涩精,主要适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不足的喘咳;乌梅主要适用于肺虚久咳、痰少之证;诃子既能敛肺下气,又能苦降泄火,且有利咽开音之功,主要适用于肺虚喘咳,对于久嗽失音者更佳;五倍子敛肺降火,主要适用于肺虚久咳兼有虚热者。
 
2解痉止咳法
 
对于咳嗽剧烈、痉咳、顿咳影响正常生活或睡眠时,特别对于顿咳、支原体肺炎引起的咳嗽。临床上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咳嗽次数、程度,特别是减轻或缓解患者痛苦。
 
解痉止咳法主要采用平肝息风的方法,以缓哮、解除气道挛急,达到止咳之目的,临床常选用干地龙、白僵蚕、蜈蚣、钩藤等药物。
 
解痉止咳法在应用时,除针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有效的治疗与处理外,应灵活应用下气肃肺、通腑泻下、分利诸法,其目的在于以降泄气机为主,以达到止咳之目的。可选用下气肃肺之前胡、葶苈子、苏子等,通腑泻下之大黄、厚朴等,分利之车前子、竹叶、茯苓等。
 
可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选用其他各种有效的止咳方法与措施,以达减轻或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之目的。如痉咳频重、气不得续者,除祛邪、下气法外,可加解痉止咳、舒肝止咳、通络止咳等对症止咳法。
 
或佐用舒肝止咳,临床主要采用疏肝解郁的方法,以抑木平肺,间接达到止咳之目的,临床常选用郁金、柴胡、夏枯草、薄荷等药物。
 
或佐用泻肝止咳,临床主要采用清泻肝热的方法,以抑木理肺,间接达到止咳之目的,临床常选用龙胆草、青黛、黄芩等药物。
 
或佐用通络止咳,临床主要采用活血法,能疏通气道、缓解气道挛急,达到止咳之目的,临床常选用活血化瘀之莪术、桃仁、赤芍、丹参等药物。
 
若痉咳伴呕吐频作,或时有泛吐痰涎者,除祛邪、下气药外,可加和胃降逆之制半夏,重镇降逆之代赭石、磁石,消痰利水降逆之旋覆花,以达缓解咳嗽、呕吐之功。
 
若痉咳伴两胁胀痛、两目红赤者,可加龙胆草、青黛、酒军、栀子等以清肝泻火止咳,如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之用青黛,止喘灵注射液之用洋金花。
 
对于此类咳嗽,待咳嗽减轻或缓解后,再着重顾本进行病因病机学治疗,以体现“急则治标冶之治疗思想。
 
3镇惊止咳法
 
对于夜间剧烈咳嗽、顿咳影响正常睡眠时,临床上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咳嗽次数、程度,特别是能减轻夜间咳嗽,减轻患者的痛苦。镇惊止咳法在应用时,除针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有效的治疗与处理外,应灵活应用下气、通下、分利诸法,其目的在于以降泄气机为主,以达肺宣肃有权、自然止咳之目的。
 
夜间剧咳影响睡眠者,可仿《医宗金鉴》桃花散之朱砂配伍意义与思想,临证治疗时可酌加远志、龙骨、夜交藤、朱砂等镇惊安神药物,以达镇惊止咳之功。如桃花散之用朱砂,麻芩止咳糖浆之用制远志等皆以安神法为主,以达镇咳、止咳之功。或配伍解痉止咳、舒肝止咳、通络止咳等对症止咳诸法,与镇惊法合用,以图达到缓解症状之目的。
 
[责任编辑:   来源:未知 ]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全站三晋国内图片